《资治通鉴》第六十九卷 魏纪一
曹魏·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原文】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译文】尚书陈群认为,汉朝任用的官员,并没有把人才都选举出来,于是设立九口官人的制度:在州和郡都设置中正的职位,以确定应该选用哪些人;中正由各州、郡正贤德、能够鉴别人才的人担任,由他们鉴别人物品行、能力,分出高低不同等级。

【解析】上面材料发生时间节点,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但还没有称帝。陈群迫不及待的提出九品中正制,代表着被曹操压制的士族开始全面反攻。这第一步就是人才的选拔。毕竟,权力即人事,只要皇帝能选的人都是自己的人,那么他选的人是谁就都无所谓。

关于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

最先的是先秦商周贵族世袭,春秋战国门客举荐,两汉孝廉茂才,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唐宋元明清科举。每种人才选拔制度的出现、发展、完善都需要时间沉淀,而这个过程往往又是两种甚至多种制度会交叠出现。但要记住一点,越是乱世,能够给到寒门的机会越多,越是相安无事固化会迅速来临。就如同《权力的游戏》中那句名言:混乱是阶梯。

回到上面材料,陈群提出九品中正这个时机,选得极其老辣。一方面,曹操去世,曹丕接位,后者急需朝堂支持来稳定局面。另一方面,曹丕必然要篡汉,那么他必须先拿出点甜头来统战。再一方面,曹操以前的政策对士族有压制,在其死后矛盾升腾,曹丕是没办法镇住局面的。或者说,曹魏集团建立过程以及政治逻辑,就决定传到曹丕这一代必须要向士族妥协。且看陈群提到的就九品中正制,重点在这段: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细品之下有这么2个问题。第一,选谁作为中正?文字中提到选择州郡中贤德、能够鉴别人才的人担任。看上去没问题,但什么叫贤德?什么叫能够鉴别人才。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具有非常主观化的标准。这个就好像,领导说你能力强、有奉献精神、有大局观,什么叫能力强、有奉献精神、有大局观?还不都是领导说你是就是,说你有就有嘛。所以,这种选择中正的标准,还不如说没有标准。第二,以什么样标准来确定人才。文字提到,让中正来区别人物,平定高下。好嘛,一个人水平高低,完全由中正说了算,这由是极为主观的判断。完全没有标准。中正高兴可以让你为上品,看你不爽可以为下品,甚至没品。这到哪里说理去?完全是一言而决。而现实情况如何,在这种没有量化指标,依靠主观判断的规则之下,必然会衍生出腐败以及权力的近亲繁殖现象。到时候,这些中正品评出的上等人物肯定是世家大族的人,而寒门要么没品,要么下下品,甚至干脆世家出身就当做一个衡量标准之一。这东西,想都不用想,人性必然如此。到时候,上层固化,就是那些个世家豪门在搞来搞去,中层想往上极难,底层被困住毫无希望,这种感觉,就两个字,压抑!!

曹丕是否知道陈群九品中正制带来的恶果?个人认为,曹丕是知道的,但他有办法吗?恐怕他明知道这个是杯毒酒他都必须喝下去。因为不喝死得更快,喝下好歹是慢性死亡。

【闲扯】在一项制度中,如果权力的主观判断可以影响结果,那么权力必然会发挥到极致去体现个人意志。所以,越是公平公正的制度,越是弱化主观判断,着力着重于讲事实、讲客观、讲数据。
其实,在看一些历史资料的时候,看到在1977年咱们恢复高考,曾经提出了十六字方针“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但邓小平在看到后,直接把“领导审批”划掉了,算是给了绝大多数人都有会。至于原因,你看上面的内容就应该明白了,这里不好点破。所以说,咱们国家的高考制度,基本上算是现在全世界中相对最公平公正的之一。不管你爹妈是谁,都一样的卷子,不管你家有多少钱,也都一样卷子,全部都以分数论。至于你家有别的本事能通过个别渠道去好学校,那是你考完之后的事情,高考面前众生平等。或许有一些天才会因此被束缚住,但好就好在如此确保了对绝大多数人的公平公正。

所以说,高考可能是所有中国寒门学子人生之中唯一可以公平公正与他人一较高下的地方,也是唯一一个能触碰到跨越阶层可能得地方。

分类: 学习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

暂无评论数据

暂无评论数据

目录